• 首页
  • 加入我们
  • 联系我们
  • 首页
  • 关于华信
    公司简介 发展历程 经营范围 组织架构 公司荣誉 企业文化 发展目标
  • 新闻动态
    华信动态 行业新闻 财经新闻
  • 业务介绍
    主要业务 信托法规 服务热线
  • 理财产品
    存续中产品 已结束产品
  • 信息披露
    公司公告 成立公告 分配公告 兑付公告 净值公告
  • 客户专区
    购买须知 如何转让 信托利益分配 挂失服务 融资申请
  • 诚聘英才
    校园招聘 社会招聘 其他招聘
  • 华信动态
  • 行业新闻
  • 财经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华信 >> 财经新闻

信贷支持实体经济力度不减 一季度社融增量10.24万亿元

来源:上海证券报

        金融机构信贷稳字当头,资本市场融资大幅增加。人民银行4月12日公布数据显示,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7.67万亿元,同比多增5741亿元;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0.24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2467亿元,同比多1212亿元,增长近一倍。

  “一季度社融新增数量虽然少于上年同期,但仍然是季度增量的次高水平。”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兼新闻发言人阮健弘在2021年第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总体上看社会融资规模的增长保持平稳。

  阮健弘介绍,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不减。一季度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7.91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6589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同比多增,一季度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增加3245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2985亿元。

  “3月新增人民币贷款2.73万亿元,超出市场预期,仅同比少增1039亿元,明显高于往年的新增水平。”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新增信贷结构也有所改善,3月中长期贷款新增1.95万亿元,分别比上月和去年同期多增约4400亿元和5100亿元。

  实际上,由于债券发行量基数较高,今年一季度企业债券净融资同比少增;同时受地方政府专项债的影响,政府债的净融资同比少增较多,一季度政府债净融资为6584亿元,比上年同期少9197亿元,其中地方政府专项债净融资2409亿元,比上年同期少7715亿元。

  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介绍,今年以来,由于地方专项债额度下达时间较晚等原因,地方债的发行进度比前两年慢一些,后续发行速度可能加快。人民银行将对流动性进行精准调节,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为政府债券发行提供适宜的流动性环境。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去年我国的宏观杠杆率出现了阶段性上升。2020年我国的宏观杠杆率是279.4%,比2019年上升了23.5个百分点。”阮健弘在回答上海证券报记者提问时表示,疫情期间宏观杠杆率的上升是逆周期的政策支持疫情防控和国民经济恢复的体现。

  她表示,去年二季度以来,随着经济运行不断恢复,经济增速不断回升,我国的宏观杠杆率上升的势头开始明显减缓,上升幅度逐季收窄。去年四季度宏观杠杆率的下降表明实体经济的活力已经有了极大的恢复,金融资金的使用效率在明显提升。

  “未来随着经济向常态回归,内生增长动力的不断增强以及稳健的货币政策精准灵活、合理适度,预计我国的宏观杠杆率将继续保持基本平稳。”阮健弘表示。

  宏观杠杆率稳定的同时,信贷结构也在持续优化。孙国峰表示,2月末普惠小微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速分别达到35.5%和38.8%。央行还在研究碳减排支持工具,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碳减排重点领域的信贷支持。

  “去年年末,绿色贷款的余额是11.95万亿元,其中直接及间接投向碳减排项目的贷款余额是8.08万亿元,占整个绿色贷款余额的67.6%。”阮健弘称。

  孙国峰表示,下一步要坚持跨周期设计理念,兼顾当前和长远,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加大对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做到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促进经济平稳健康运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 首页
  • |
  • 关于华信
  • |
  • 新闻动态
  • |
  • 业务介绍
  • |
  • 理财产品
  • |
  • 信息披露
  • |
  • 客户专区
  • |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 中国信托业协会
  • 大通证券
  • 版权所有华信信托股份有限公司  辽ICP备11008298号-1   技术支持:艾迪互动   本站支持IPV6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