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加入我们
  • 联系我们
  • 首页
  • 关于华信
    公司简介 发展历程 经营范围 组织架构 公司荣誉 企业文化 发展目标
  • 新闻动态
    华信动态 行业新闻 财经新闻
  • 业务介绍
    主要业务 信托法规 服务热线
  • 理财产品
    存续中产品 已结束产品
  • 信息披露
    公司公告 成立公告 分配公告 兑付公告 净值公告
  • 客户专区
    购买须知 如何转让 信托利益分配 挂失服务 融资申请
  • 诚聘英才
    校园招聘 社会招聘 其他招聘
  • 华信动态
  • 行业新闻
  • 财经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华信 >> 财经新闻

“断直连”业务切量超九成 网联祭“杀手锏”通关大考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为国家级金融基础设施,网联平台已接入了406家银行和115家网络支付机构。“双11”当日,网联平台处理跨机构交易11.7亿笔,相应跨机构交易处理峰值超过9.2万笔/秒,其承载能力经受住了市场检验。
  日交易11.7亿笔、峰值交易9.2万笔/秒……网联平台“双11”大考成功过关,平台性能和峰值交易承载能力经受住市场检验。
  漂亮答卷一扫市场“宕机”疑云,成立仅一年多的网联平台,如何做成了全球最大清算体系?上证报采访网联清算有限公司战略产品负责人巢湛,解密其三大“杀手锏”。
  此外,网联平台“断直连”(切断第三方支付平台和银行之间的“直接连接”)业务切量已经超过九成,支付宝切量工作已基本完成,财付通业务已基本迁移至网联平台处理。
  三大“杀手锏”
  作为国家级金融基础设施,网联平台已接入了406家银行和115家网络支付机构。“双11”当日,网联平台处理跨机构交易11.7亿笔,相应跨机构交易处理峰值超过9.2万笔/秒,其承载能力经受住了市场检验。
  这是网联平台第二年参与“双11”。据巢湛介绍,网联平台规划的极值处理能力为18万笔/秒,实际内测时表现出的处理能力更高。从维萨、万事达等机构公开的秒均交易处理量来看,网联平台移动支付秒均处理笔数已是国际卡组织的数倍之多。
  巢湛说,之所以能够后来者居上,得益于三大“杀手锏”的合力。一是机制,网联平台从股东到董事会再到管理层形成了高效联动机制,拥有一支能对用户需求做出快速反应、年轻化且有活力的团队。二是服务,网联平台密切关注市场动向,发掘用户需求,同时很好地整合了银行、支付机构两方优势。三是技术,网联平台系统采用分布式云架构体系,在北京、上海、深圳三地设立了6个数据中心,在安全性、扩容性和一致性上都更具优势。
  “网联平台是站在巨人肩上出生的。”巢湛补充道,网联凝聚了包括支付宝、财付通等市场上数十家支付机构和银行的心血,他们派出专业人员、提供专业技术和经验,从系统框架到关键应用程序,都与网联通力合作完成。
  多方共赢
  网联平台大考过关,让支付机构、银行和用户实现了多方共赢。
  网联平台一视同仁,让所有支付机构的需求都得以满足。“以前每家银行只能保证某一两家大流量支付平台的及时交易清算,不能满足所有支付渠道的需求,致使部分平台交易效率低下。”业内人士透露,网联平台对所有支付机构一视同仁,提供了一个更加公平的合作环境,有利于行业的开放和良性竞争,使支付机构更有动力向提升用户体验、健康合规的专业方向发展。
  同时,支付机构的成本得以降低。“以前一家支付机构要与三四十家银行连线,重复性成本很高。接入网联平台后,直接减轻了中小支付机构在银行渠道和系统对接方面的负担。”平安壹钱包CEO诸寅嘉表示。
  银行则利用这个机会找到了匹配自身的交易处理解决方案。上证报了解到,各家银行在支付领域的数据基础不一样,有的银行数据中心分布在两三个城市,数据带宽和处理方式都不一样。网联平台接入时实行“一行一策”,为其找到匹配的解决方案。“双11”期间,一些大行的交易处理峰值实现了翻倍。
  工商银行网络金融部副总经理杨雷表示,通过接入网联进行集中清算,支付业务开展得更加合规,支付风险得到了更好防控,支付交易更加安全、规范。

  • 首页
  • |
  • 关于华信
  • |
  • 新闻动态
  • |
  • 业务介绍
  • |
  • 理财产品
  • |
  • 信息披露
  • |
  • 客户专区
  • |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 中国信托业协会
  • 大通证券
  • 版权所有华信信托股份有限公司  辽ICP备11008298号-1   技术支持:艾迪互动   本站支持IPV6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