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华信 >> 财经新闻
权威发声:开发银行与政策性银行迈进监管新时代
来源:中国证券报
成立于1994年的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在近日迎来《国家开发银行监督管理办法》、《中国进出口银行监督管理办法》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监督管理办法》的落地。三份《办法》的发布,是银监会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举措,更是推进三家银行深化改革、弥补我国银行业监管制度短板的需要。银监会政策银行部主任周民源接受中国证券报独家采访时指出,三份《办法》是三家银行监管的“基本法”,下一步银监会将着手研究制定符合开发性、政策性金融特点的相关监管细则,包括资本监管、风险监管、内部控制等方面,逐步形成开发银行和政策性银行监管的完整体系。
推动深化改革 实现科学发展
中国证券报:三家银行对《办法》有怎样的理解和评价?
蔡东:《国家开发银行监督管理办法》是银监会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化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开发性金融机构的监管法规。《办法》的制定与发布,对于整个中国金融业的改革发展具有影响深远的重大意义。
首先,《办法》贯彻了十九大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精神和要求,引导开行进一步深化改革,有利于中国开发性金融、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联动互补、差异化发展的多层次金融体系建设。
第二,《办法》弥补了对开发性金融的监管制度空白,健全了监管体系,有利于进一步提升监管科学性与有效性。《办法》的出台,解决了之前长期存在的对开行的监管法规滞后于其业务发展的实际问题,实现了银监会对开发性金融机构监管的有法可依,也为开行依法运行提供了遵循与依据。
第三,《办法》充分借鉴了国际开发性金融监管的成功经验,体现了全球视野,有利于我国开发性金融向国际先进同业对标接轨。
第四,《办法》将开行多年实践检验有效、对开行发展有重要指导意义的理念、方法、经验、措施等上升到制度层面,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特色的金融创新与发展模式,提供了开发性金融的中国方案,提升了中国参与全球金融治理的能力与影响力。
袁兴永:近年来,进出口银行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整体发展趋势良好,资产规模逐年扩大,内部管理能力逐步提高,不断提升政策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水平。但随着国内外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进出口银行的业务结构和风险特征也呈现新变化。
《办法》的出台,旨在新形势下督促政策性金融机构依法合规经营、审慎稳健发展,既是填补银行业审慎规制体系空白的重要举措,也是贯彻落实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任务的具体落实。
构建资本约束机制是政策性银行改革的核心内容。《办法》对资本管理的监管要求与《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接轨,符合我国金融监管改革的大趋势。《办法》提出应建立健全资本约束机制,通过明确资本管理目标和评估机制等,为资本管理提供了更专业指导,有利于进一步发挥资本管理对经营发展实现提质增效作用。
同时,《办法》明确了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也将有力鞭策我们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提升资本管理水平,节约资本占用,增强资本积累和抗风险能力。未来将按照监管要求,继续加强以资本为核心的经营管理体制建设,努力在负债端降成本、在资产端提收益、在管理端要效益,探索更好服务国家战略、且财务和资本上兼具可持续性的政策性银行发展新路子。
朱远洋:《办法》的发布,是推进落实政策性银行改革的重大成果,对促进农发行改革发展、开启
